市場經濟的理性與感性
演講者: 章殷寧先生
在這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社區 , 看到五十多歲的人難免耳目一新心情也振奮許多 , 章先生經過台灣與 加州的一流學府(台大與加州理工)的洗禮 , 今天讓這群少有機會接觸此領域的我們 有幸能得到他優秀 見解的分享 !
套用李安第一次在奧斯卡大放異彩的電影“理性與感性”, 市場經濟也適用於此範疇 。 十七、八世紀自然界 的基礎科學蓬勃發展 , 也帶動社會科學的投入 。 英國的亞當史密斯沿用科學精神 以假設開始將社會的 經濟現象 歸納演繹成“國富論”, 只是當時之時空背景 得罪不起皇室與教會 總是欲言又止也語焉不詳。
“經濟理性”應是主流經濟學的基石
它假設 :(此假設違背教會所強調 人須博愛與奉獻的精神)
• 人是理性的 ; 人的經濟活動是因為自利的追求 。
• 這種自利的追求 是始終如一的 。
• 人有充足的能力可以貫徹其自利的追求 。
人既是理性又是利己的經濟人 , 就最清楚自己利益之所在 , 也很懂得要依據“成本與效益”的原則行事 。 這樣推論下來經濟人是理性的 , 市場也會是理性的 , 整個社會會因這份理性形成“一隻無形的手 ”, 操縱 著所有經濟活動 達到一種平衡與秩序 。
演變到如今經濟理性也成功的解釋了一些經濟現象如 :
*世界經濟全球化—國際化
*期貨的交易
*比較利益
*資產價格
國與國之間各取所需也互補長短 形成頻繁的交易活動 。
但是情況並不全然可預測和掌控的 , 歷來也發生許多無法解釋 卻又影響深遠的經濟現象。 曾經發生又 難於解釋的現象如下 :
*何以經濟會陷入蕭條?
*當前的金融危機如何應對?
*為何通膨與失業率成反比關係?
*何以房地產的景氣會有週期性?
這樣一來就不得不涉略和探討“市場感性”的部份了 ! 實際的行為經濟呈現出的現象如下 :
*人們的決策標準 常常是尋求令他最滿意的 , 而非最棒的決策 。
*人明知何者是最佳選擇 但因自我控制的意志力不夠 , 退而求其次或坐失良機!
*定力不足或沒有遠見而只追求短期利益 。
市場的感性部份 必須引用20世紀初 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的“動物精神”的理論 這是一種憑著信念 與直覺而有的行動 。 呈現出正面和負面的現象 人們若因了解而做出正確的調整, 或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!
*正面 : 運用神賜給人類永續生存的禮物 , 就是有積極創造的心智 、 與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冒險精神 , 造就了人類精神進化的能力 , 就像當年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一般 。
*負面 : 衝動、恐懼、怕輸、怕吃虧、偏見、先入為主、攀比心理等負面情緒 , 這樣的“動物精神”會驅動著 人們的情緒 , 在經濟行動上可能將股票房價炒上天或跌入谷底 , 嚴重的影響整體經濟的成長 。 加上社會的公正性、政治上的腐敗無能、在經濟不景氣時加倍的影響著人們的決策行為 !
市場投資人的通病
*錨頭效應所引起的先入為主的念頭
*靠著以往生活經驗、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、或羊群效應以為跟著做就錯不了
*患得患失、自我感覺良好、過度自信、攀比心裡都要不得 。
常聽到的投資行為的評論或許都是迷思 , 不要一味的跟隨聽信 需要經過多方評估再行動。 這些評論如下 :
*股票上升也必定下降 , 一旦下跌不賣就不輸 抱住不理 期待總有一天等到你 !
*高風險才能賺 要賺一定要冒險, 跌時是買點 、漲時是賣點 。
投資啟示
*不要明知故犯、遠離誘惑、常保清醒與理性 。
*短暫的情緒可能帶來長遠的影響做決策時不得不慎 。
*自己對當前投資做情勢分析時也要推斷其他人的看法 。
*不要在負面情緒當下傖促作重要決策 。
*不要追求短期的滿足而是專注長期目標的達成 。
*”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“這樣的原則運用在非經濟事件所引起的不理性升降 , 如伊拉克戰爭 帶來的恐慌 。
以上的啟示都發生不了作用時只要專注在: “看清楚自己的弱點 就能避免錯誤的抉擇”
紀錄: 吳瑞惠。